三顾茅庐(三顾茅庐后来指什么)_成语大全
- 歪歌大全
- 0
本笑话发布具体时间:2023-02-25 00:00 星期六
本笑话网址链接:http://www.ll44.cn/9280.html
本笑话关键词: 三顾茅庐(三顾茅庐后来指什么)_成语大全
三顾茅庐意思如下:
也说三顾草庐。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,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。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。
【解释】:顾:拜访;茅庐:草屋。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。比喻真心诚意,一再邀请。【出自】:三国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。”【示例】:我住着半间儿草舍,再谁承望~。◎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一折【语法】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
【出处】:三国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: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,为刘备奉献草庐对策,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。”三分天下”的《隆中对》受到刘备推崇,正是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导下,刘备建立蜀汉政权,与孙吴和曹魏两大政权成三国鼎立之势。后《草庐对》成为千古名篇佳作,成为中国政治和军事谋略的代表作品,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,《隆中》具有典范价值。
《隆中对》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构想之一,在政治谋略和战略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。
三顾茅庐(拼音:sān gù máolú)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,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诸葛亮《出师表》。“三顾茅庐”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,接下来就由我带来以下内容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!三顾茅庐的意思及故事1[sān gù máo lú]东汉末年,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,他们的谈话内容即《草庐对》(三分天下的`战略决策)三国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: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【举例造句】:三顾茅庐是永远不可能被否定的,不管历史之有无,故事本身是会永放光芒–永垂不朽。【成语典故】:官渡大战后,曹操打败了刘备。刘备只得投靠刘表。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,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,让徐庶立刻去许都。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,南阳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,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,就可以得到天下了。第二天,刘备就和关羽、张飞带着礼物,去南阳拜访诸葛亮。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,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。刘备只好回去了。过了几天,刘备和关羽。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。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,急忙过去行礼。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。他告诉刘备,哥哥被朋友邀走了。刘备非常失望,只好留下一封信,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,平定天下。转眼过了新年,刘备选了个好日子,又一次来到南阳卧龙岗。这次,诸葛亮正好在睡觉。刘备让关羽、张飞在门外等候,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。过了很长时间,诸葛亮才醒来,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。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,说:“北让曹操占天时,南让孙权占地利,将军可占人和,拿下西川成大业,和曹、孙成三足鼎立之势。”刘备一听,非常佩服,请求他相助。诸葛亮答应了。那年诸葛亮才27岁。三顾茅庐的意思及故事2比喻多次专诚拜访。又作“三请诸葛”。东汉末年,天下分裂,曹操据中原黄河、济、淮流域,刘备据益州、汉中地区,孙权据长江下游一带,互相攻伐,连年争持,逐渐形成魏、蜀、吴三国局面。刘备听说诸葛亮极有才能,便恭恭敬敬地亲自去寻访。这诸葛亮姓诸葛,名亮,字孔明,原籍山东琅邪,当时隐居在隆中(今湖北襄阳附近),人称“卧龙先生”,并称住处一带的高冈为卧龙冈,他就住在冈前的茅庐(草屋)里。刘备经由徐庶介绍,曾前后三次专诚拜访他。头两次,他故意避而不见,最后一次才见了面。刘备请求了半天,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。从此,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,运筹帷幄,打了很多胜仗,奠立了蜀汉的国基。后来,刘备称帝,诸葛亮做了丞相。(参看“如鱼得水”)